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业导向
第二产业

 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。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3万家,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10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50户重点企业,特别是台资集聚,台湾富士康集团淮安科技城、明基达方电子、台玻集团、康师傅、旺旺、膳魔师等“大个头”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,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、东莞、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。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、电子信息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,同时化工、机械、冶金、纺织、烟草等有一定基础,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。

  2016年,淮安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6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9.8%。其中:国有工业增加值8.19亿元,增长16.3%;集体工业增加值3.14亿元,下降17.8%;股份制工业增加值1108.31亿元,增长17.5%;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13.13亿元,下降7%。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678.02亿元,下降3.2%。轻工业企业增加值709.48亿元,增长7%;重工业企业增加值916.70亿元,增长12.0%。

  “4+2”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值4200.40亿元,比上年增长5.9%。其中盐化新材料、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、电子信息、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840.10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1.4%;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、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等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60.30亿元,增长9.5%。食品产业实现产值1015.9亿元,成为继电子信息产业后第二个千亿级产业。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完成省定任务。

  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64户,其中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3户,50亿元以上企业9户,10亿元以上企业90户。全市百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2818.78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8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.6个百分点,占全市工业销售比重38.6%;实现利润192.87亿元,增长18.1%,高于规模以上工业9.4个百分点,占全市工业利润比重48.0%。

 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47户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37.29亿元,增长1.0%,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282.16亿元,增长0.4%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6.70亿元,比上年增长2.7%。

与我们联系
  • 联系电话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传  真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邮  箱:info@investchn.com
Copyright © 2015-2025 InvestCH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:投促中国